2019-07-18
项目背景
河南某焦化厂,200万吨焦炉,采用2×65孔炭化室高6.25m复热式捣鼓焦炉、单集气管、两吸气管,干法熄焦,湿法熄焦备用。集气系统包括上升管、桥管及阀体、集气管、低压氨水喷洒装置、集气管自动点火放散装置、高压氨水喷洒导烟除尘。项目采用单集气管,每座焦炉分两段、设两个吸气管,均在机侧。吸气管上设有手动和自动调节翻板,自动调节集气管内的压力,使集气管保持微正压操作。
自焦炉~83℃的荒煤气,与焦油和氨水沿吸煤气管道至气液分离器,气液分离后荒煤气由上部出来,进入5台并联操作的横管初冷器(其中一台备用)分两段冷却。上段用35℃循环水,下段用16℃低温水将煤气冷却至21℃-22℃)。由横管初冷器下部排出的煤气,进入3台并联操作的电捕焦油器,除掉煤气中夹带的焦油后。再由离心式煤气鼓风机(一开一备)加压送硫铵工段。
焦炉煤气净化后进入储气柜,供后续15万吨/年焦炉煤气制甲醇生产使用。
项目要求
在现场设备与工况正常情况下,通过焦炉集气压力优化控制系统连续稳定运行,可实现如下功能:
Ø 非换向、非装煤出焦情况时可以达到设定值的±30Pa;
Ø 由于出焦装煤、交换等因素引起的集气管压力大于300Pa或小于30Pa时,系统能将集气管压力回调向正常范围的最短时间可达到10S;
Ø 设定值可以实现在线修改,修改后在快速适应;
Ø 实现高压氨水泵与装煤曲线的精细化曲线控制;
Ø 稳定集气管压力,减少因集气管压力波动引起的放散与负压的出现,改善焦炉操作环境;
为保证最佳控制效果,满足环保指标要求,对现场有以下要求:
Ø 规范装煤和出焦的操作,如:装煤操作按照规定过程进行等;
Ø 保证高压氨水喷头的喷撒效果,使装煤过程中允许高氨水压力快速提升,高压氨水泵必须为变频控制;
Ø 翻板执行机构调节精度,全行程小于60秒,最小动作精度应在1%以下,翻板具有40%以上的可调空间。
Ø 风机应有20-40%的可调节空间,风机接近限值时(最大值或是临界时),整体的调节效果会受到影响,在装煤时不能保证实现上述控制目标。
Ø 大循环阀为电动调节执行机构,在风机接近临界使用;
解决方案
焦炉集气管压力优化系统使用中控ECS-700高端控制器,实现模块、控制器、网络等全冗余方案,控制周期100ms、200ms、500ms、1s、2s可选。
机车操作信息通过433M免费频段无线传送到优化控制系统,无线通讯拥有加密及容错处理机制,确保数据及时准确。
焦炉集气管压力优化系统由翻板自动、鼓风机自动、高压氨水泵自动三部分组成。
图1 焦炉集气管压力优化系统原理结构图
(1)翻板自动
每个翻板的智能解耦模型,可实现耦合振荡动态周期判断,拥有更宽的适用范围;双增益曲线与S型曲线的配合使用,避免现场管道走向差异对翻板控制的影响;浮点型SPID算法精确及时控制输出,保证翻板的控制效果。
回路智能检测,及时有效的判断输入输出信号的状态,避免信号故障时,翻板的持续单方向调节。
灵活的投运方式,每个翻板可以单独自动运行,单个翻板检修时不影响整体自动运行。
(2)鼓风机自动
风机控制的安全模型会对风机调节进行有效保护,确保不会出现因调节过大造成过流停车,同时不进入风机的临界区域。
多风机协调模型可实现多风机同时自动控制,根据现场运行情况可实现差异频率运行。
吸力拟合模型,对整体工艺流程数据进行分析。异常波动、生产负荷调整等,风机能及时感触并自动调整风机负荷。
(3)高压氨水泵自动
拖煤板行程、装煤过程数据无线传送到优化系统,优化系统根据串序模型,对每孔装煤进行独立的优化控制,满足高压氨水除尘需求的同时可有效减小对集气管系统的影响,降低煤气中氧含量。
图2 集气管优化操作界面
效果价值
通过焦炉集气压力优化控制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,实现了各工艺控制指标,负荷快速响应满足环保要求。
Ø 优化控制系统长期自动投运率达到99.5%以上;
Ø 优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模式下,±30Pa达到70%以上;
Ø 因调节引起的上升管顶盖冒烟次数为零;
Ø 高压氨水泵能耗显著降低,能耗降低15%以上。
图3 集气管压力优化前后运行趋势对比图